中华圆田螺俗名田螺、香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圆田螺属。生活于湖泊、河流、水库、池塘及稻田内,适应性强,对干燥及寒冷有较大的抗御力。其螺肉可食用,还可作为家畜、家禽及鱼类食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下中华圆田螺。
中华圆田螺形态特征
中国圆田螺贝壳大,壳高6厘米,宽4厘米。壳薄而坚,呈长圆锥形。有6~7个螺层,各螺层增长均匀迅速。螺旋部高而略关,螺体层膨圆,缝合线深。壳表光滑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生长纹细密。壳口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围具黑色边框。脐口部分被内唇遮盖而呈线状,或全部被遮盖。厣角质,卵圆形,棕褐色,有环纹,核*近内唇中心处。
中华圆田螺经济价值
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每百克内含蛋白质18.2克、脂肪0.6克,还有磷、钙、铁、维生素B。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等,颇受群众欢迎。中华圆田螺为出口品种。出口口岸: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河南。
中华圆田螺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炖汤服,视病情适量用。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食。【成分与药用】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具有利水消肿作用。
【性味】味甘、咸,性寒。同中国圆田螺等。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用于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中华圆田螺生态养殖技术
我国中华圆田螺为实验材料,对其壳高、壳宽、壳口高、壳口宽、体重等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在不同pH条件下对中华圆田螺的生存和生长进行了试验,并利用稻田对中华圆田螺的繁殖、生长、病害防治等生态养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田螺的生态养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中华圆田螺壳高、壳宽、壳口高、壳口宽、体重的相互关系分别是,壳宽(y)与壳高(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8+0.7347x(r=0.9048);壳口高(y)与壳高(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5099+0.5581x(r=0.9396);壳口宽(y)与壳口高(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9220+0.9280x(r=0.9336);体重(y)与壳高(x)为幂函数相关,回归方程为y=0.000992x(r=0.9175)。
2、不同pH条件下中华圆田螺生存、生长实验的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生活适宜的pH值为5.5~7.5,其中最适pH为6.0~7.0,偏酸性。在最适pH范围内,pH升高或下降,其生长率均下降,且存活率下降。
3、中华圆田螺稻田生态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田螺、稻螺混养,技术简单易行,投入少,见效快,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优化了产业结构,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稻田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