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制实验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01 12:18:58标签: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当前位置:花艺农业网 > 养花知识 > 手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原是怎样表现的?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为黄单胞杆菌属稻生黄单胞菌条斑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Fangetal.)Swings]。菌体单生,短杆状,大小1~2μm.3~0.5μm,极生鞭毛1根,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和荚膜,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周边整齐,中部稍隆起,蜜黄色。生理生化反应与白叶枯菌相似,不同之处该菌能使明胶液化,使牛乳胨化,使阿拉伯糖产酸,对青霉素、葡萄糖反应钝感。病菌存在致病力分化,不同地方菌系群不尽相同,广东至少存在6个菌系群。病菌生长适温为28~30℃。病菌存在致病力分化,不同地方菌系群不尽相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分布与为害是怎样的?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我国分布区域有广东、广西、湖南、云南、江西、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海南、福建、浙江和江苏等地。在台州,1986年首先在临海、仙居发现,1987年在温岭发现,1989年在原黄岩市的峰江乡和蓬街镇首先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传入后,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但是发生面积年度之间差异比较大。水稻细条病菌寄主除为害水稻外,茭白、李氏禾和许多野生稻等均可受侵染而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继白叶枯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水稻上。水稻受细菌性条斑病为害,随被害叶片面积的增加,其空瘪率也随之增加,千粒重相应降低。按病叶1、2、3、4、5级,其损失率分别为5.62%、16.45%、27.37%、39.84%和40.16%。就水稻品种而言,籼稻通常极为感病,多数粳稻的抗性都很强。籼稻因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在5%~20%左右,严重时可达5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有什么症状特征?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为害水稻叶片,幼龄叶片最易受害。病菌多从气孔侵入,还可由伤口侵入,病斑局限于叶脉间薄壁细胞。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逐渐向上下扩展,成为淡黄色狭条斑。由于受叶脉限制,病斑不宽,但许多条斑可连成大块枯死斑。病叶对光观察,病斑半透明;病部有许多露珠状蜜黄色菌脓,干燥后不易脱落。水稻在孕穗期可见到典型病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怎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 。 喷施细菌性药剂,比如用链霉素,叶枯唑,辛菌胺,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交替或者混合使用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5天在连续喷施2到3次。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表现症状是什么样的?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生,但以孕穗一抽穗始期发生危害最大,植株功能叶染病焦枯,严重影响结实。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条斑。发病初始,先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后在叶脉间扩展成黄褐色细线状或短虚线状条斑,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潮湿时线斑上可渗出黄色菌脓,细小如针头般大,串生在线斑上,线斑因被菌脓覆盖而呈黄色。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病斑表面分泌出露珠状蜜黄色菌脓,菌脓干后紧紧黏附在线斑上不易脱落。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呈黄褐至红褐色枯焦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与白叶枯病同为细菌性病害,发病严重时症状比较接近,主要区别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斑条状笔直,边缘平直绝不显波纹状;对光观察线斑半透明;叶上菌脓较白叶枯的细而多,黏着紧而不易脱落。

水稻生了细菌条班病,该如何进行防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等特点。在我国南方、东南亚稻区和其他部分国家都有发生,水稻细条病属于检疫性病虫害,传染性极强,因而必须引起重视、

该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 在秧苗期即可出现典型的条斑型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呈暗绿色半透明水渍状, 后逐渐沿叶脉方向扩展呈条斑症状。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 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 严重时多个病斑可相互连成枯斑, 并不断扩展, 叶片呈红褐色、不规则黄褐色至枯白, 对光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 在水稻孕穗期尤为明显。

水稻发生细条病主要有如下原因:

1、种子带菌

种子、病残稻株带菌是下一茬水稻的主要侵染来源。

带病播种随着种子发芽生长, 病菌开始侵染幼苗芽鞘和叶梢, 插秧时又随病秧带入本田。

2、气候原因

气候条件适宜是发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之一, 尤其以降雨日、相对湿度和大风影响更为明显。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8~30℃;降雨天数越多, 田间相对湿度越大, 发生越严重;大风雨会给叶片造成大量伤口, 有利于病菌侵入, 从而迅速扩展蔓延。

3、栽培管理不当

播种前不进行种子消毒, 药剂防治不及时, 串灌、漫灌等田块发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 偏施、迟施氮肥, 造成水稻植株徒长, 叶片嫩绿, 抗病力减弱, 都有利于发生发展。

发病规律:

1、发病时期:移栽期、分蘖末期到抽穗前期、台风暴雨后。

2、 病菌来源:主要通过田间病株残体传播。

3、浸染途径:病斑上菌脓借助风、雨、露水由气孔、伤口或机动细胞处侵入。

4、栽培诱发条件:病害的严重程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磷钾肥的增加而减轻,田间植株密度越大发病越重。

防治意见与办法:

1、品种选择: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培育与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但品种之间抗性存在很大差异,定位的抗细条病QTL有3个。

2、用强氯精浸种消毒。通常1克强氯精对水0.5公斤浸种谷0.5公斤或者药剂可用85%三氯异氰尿酸300--400倍液浸种。增强秧田治理,防止串灌,避免淹苗。

3、加强栽培管理上,培育壮秧,注意合理施肥,控氮增磷钾,合理密植,分蘖末期适当晒田,晒田复水第二天施钾肥8--10公斤每亩。台风暴雨过后,应立刻排水打药防治,抑制病害的盛行扩大。

4、药剂防治,已发病田块及时防治,要禁止串灌、漫灌和使用循环水,防止病害扩展蔓延,首次防治后5-7天再防治一次,确保防效。防治该病的适用药有噻徾酮、噻唑锌、碱式硫酸铜、噻森铜、噻菌铜、中生菌素、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等。发病后期用药防治效果会下降,应在用药防治的同时配合施肥促进水稻恢复。

5、加强植物检疫,发现细菌性条斑病后立即采取拉黑、控制、扑灭等措施。在已发病的稻田,采取农业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不传播、不扩散。病田鼕季灌水耙沤30天以上可消灭田间病菌。

此文和图片转载于网络,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上一篇七里香花,七里香花图片

下一篇520送花贺卡怎么写,520送花贺卡怎么写送女朋友

相关文章:

养花知识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