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野荸荠,野荸荠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05 12:18:58标签: 野荸荠 当前位置:花艺农业网 > 全新视角 > 手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甲磺隆能打死野荸荠吗?

甲磺隆不能防除野荸荠。

野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植物。

野荸荠有长的匍匐根状茎。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30至100厘米,直径4至7毫米,灰绿色,中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至3个叶鞘;鞘膜质,紫红色,微红色,深、淡褐色或麦秆黄色,光滑,无毛,鞘口斜,顶端急尖,高7至26厘米。

小穗圆柱状,长1.5至4.5厘米,直径4至5毫米,微绿色,顶端钝,有多数花;在小穗基部多半有两片、少有一片不育鳞片,各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紧密地复瓦状排列,宽长圆形,顶端圆形,长5毫米,宽大大致相同,苍白微绿色,有稠密的红棕色细点,中脉一条,里面此外面明显;下位刚毛7至8条,较小坚果长,有倒刺;柱头3。

小坚果宽倒卵形,扁双凸状,长2至2.5毫米,宽约1.7毫米,黄色,平滑,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顶端不缢缩;花柱基从宽的基部向上渐狭而呈二等边三角形,扁,不为海绵质。

分布范围

产于福建和广东。

生长环境

野荸荠适宜生长在保水性能好、质地疏松、pH值中性、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据江苏仪征市的调查,以马肝土、黄白土分布较多,野荸荠密度分别达到每平方米13.3株和16.8株;而持水性能较差的沙土则较少,野荸荠密度仅为每平方米5.8株;块状结构的黄泥土则无野荸荠发生。

野荸荠适生于长期积水的稻田和易灌易排的稻田,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5.5株和4株;而在灌水条件差、经常脱水干旱的稻田很少或无野荸荠发生。

水田多年生杂草。块茎上生有多个芽,最初由芽形成的植株被切断或被除草剂除灭后,块茎上的其他芽又能很快萌发,形成新的植株,给防除带来困难。

以球茎传播繁殖为主。

防治方法

直播稻播后苗前、移栽稻移栽活棵后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苄嘧磺隆产生抗性的田块可用吡嘧磺隆。

水稻生长期间发生野荸荠,可在秧苗4叶期至拔节前,野荸荠基本出齐、处于幼苗期时,用二甲四氯+灭草松或唑草酮喷雾防除,也可在田间建立水层后用二甲四氯拌土或拌肥料防除。

一种吃的东西给板栗很像的带有泥的食物是什么?老一辈都说是鼻须 请问是什么名字

这种食物名字是荸荠【bí qi】。

荸荠,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

本产于中国,广布于全世界,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扩展资料:

主要品种:

1、黑籽荸荠

黑籽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台湾、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一般生于路旁及水边。

2、桂林马蹄

广西桂林市地方品种。株高100-120厘米,开展度20厘米。球茎扁圆形,高2.4厘米,横径4厘米,顶芽粗壮,二侧芽常并立,故有“三枝桅”之称。皮红褐色,肉白色,单个重30克。以鲜食为主,也可熟食和加工,糖分较高,肉质爽脆,品质优。生势旺盛,抗倒伏力较强。

3、水马蹄

广东地方品种。株高70-90厘米,开展度15-20厘米。球茎扁圆形,高2厘米,横径2.5-3厘米,顶芽较尖长,皮黑褐色,肉白色。单个重10克。淀粉含量高,以熟食和制作淀粉为主。生势旺盛,抗逆性较强,耐湿,不耐贮藏。

4、韭荠

原产菲律宾。株高110-120厘米。球茎大,椭圆形,横径4厘米,纵径2.6厘米,单个重25克,质脆味甜,品质好,以鲜食为主,亩产2000公斤以上。

5、孝感荠

湖北省孝感市地方品种。株高90-110厘米。球茎扁圆,亮红色,平均单个重22克,皮薄,味甜,质细渣少,以鲜食为主,品质好。亩产1000-1500公斤。

6、苏荠

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品种。株高100-110厘米。球茎扁圆形,顶芽尖,脐平,皮薄,肉白色,单个重15克左右。适于加工制罐头。亩产750-1000公斤。

7、余杭荠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地方品种,球茎扁圆形,顶芽粗直,脐平,皮棕红色,皮薄,味甜,单个重20克左右。适于加工制罐头和鲜食,亩产1000-1200公斤。

8、光洪荸荠

由于光洪(位于湖南邵东佘田桥镇)特殊的土壤,每年冬天出产的荸荠肉白、皮红且薄,口感松脆,甘甜。大小适中。每年出产日期,游人抢购络绎不绝!当地人又称之为“慈姑子”。

9、野荸荠

野荸荠有长的匍匐根状茎,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30-100厘米,直径4-7毫米,灰绿色,中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小穗圆柱状,微绿色,顶端钝,有多数花,花柱基从宽的基部向上渐狭而呈二等边三角形,产于中国福建和广东。

10、密花荸荠

密花荸荠为莎草科荸荠属的植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分布在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1400米的地区,多生在溪旁、池塘以及森林边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荸荠

野荸荠怎么吃?野荸荠的食用功效

马上到了秋冬季节,有哪些时令食物可以吃呢?其中野荸荠就是十一二月份生产的。它虽然是野生的食物,但是味道可口,吃法多样。一起来看看怎么吃吧~

野荸荠怎么吃

每年冬天十一二月份是野荸荠盛产的季节,野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为水果,又能当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则视它为“江南人参”。野荸荠吃法很多,可以熬汤,可以榨汁,可以熬粥等等。

野荸荠玉米银耳羹

原料:野荸荠,玉米,银耳等。

制法:

1、银耳泡发开后清洗干净,去掉蒂,剪碎。

2、荸荠洗净,削去外皮,切成片。

3、将银耳、玉米、枸杞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4、然后放入荸荠,煮10分钟即可。

5、可放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野荸荠肉丸汤

原料:肉丸150克,野荸荠30克,当归15克。

制法:

1、备好材料。

2、荸荠洗干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胡萝卜切成与荸荠大小相当的小块备用;精肉馅和水按2:1的比例,加葱姜末、胡椒粉、盐、糖、料酒,调成上筋的肉馅。

3、烧一锅滚水,下入荸荠、胡萝卜丁儿、当归煮到滚。

4、把肉馅汆成丸子,下入锅中。

5、肉丸全部漂起后,再继续煮5分钟。

6、最后加香菜、盐、胡椒粉调味就可以了。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健脾利湿。适于咽喉肿痛、痰热咳嗽、心烦口渴。当归中所含的当归多糖,能明显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能预防癌的发生。

野荸荠馄饨汤

原料:瘦肉,野荸荠末,葱末,芹菜末,馄饨皮

制法:

1、瘦肉加入腌料、野荸荠末、葱末、蛋白调匀,即为馅。

2、每张馄饨皮包入馅 料,备用。

3、高汤煮滚后,加入白胡粉、盐调味,盛入汤碗中。

4、将馄饨煮熟,捞至汤碗中,再加入芹菜末、蛋皮丝及油酥红葱,并淋上麻油。

野荸荠的食用功效

野荸荠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

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肿有防治作用。

荸荠质嫩多津,可治疗热病津伤口渴之症,对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荸荠水煎汤汁能利尿排淋,对于小便淋沥涩通者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作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疗佳品。近年研究发现荸荠含有一种抗病毒物质可抑制流脑,流感病毒,能用于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荸荠的栽培方法

1、选择符合本品种特性、饱满无破损、表皮光滑、色泽一致、芽头粗壮的球茎作为育苗用种。早水荸荠在4月下旬育苗,晚水荸荠在6-7月育苗。

2、适期定植。一般早水荸荠苗龄45-70天定植,晚水荸荠苗龄25-30天栽植。行距一般为55-60cm,株距25-30cm。主茎株丛苗和分株苗均可用作定植苗。入土深度以栽稳为宜。栽时如苗太高,应割去梢头,留叶状茎高25-30cm,以免栽后被风折断和动摇根株。

3、水层管理。早水荸荠初期田间保持浅水2-3cm,以后逐渐加深到7-10cm。晚水荸荠在栽后须立即灌水到6-8cm,进入结球期,水位宜逐步落浅到3-5cm,最后保持1-2cm浅水过冬。

4、追肥。一般在定植后15-20天,全部活棵和开始分株时,于露水干后,放干田水,均匀撒施,施后1-2天还水。开始结球时,再施一次肥。

5、采收。荸荠到冬季地上部枯死,球茎进入休眠期,在休眠期内都可采收。荸荠的主要病虫害有荸荠茎枯病和黄色白禾螟。

这是什么水果

荸荠

荸荠(学名: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近膜质,绿黄色,紫红色或褐色。小穗顶生,圆柱状,在小穗基部有两片鳞片中空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较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顶端不缢缩;花柱基从宽的基部急骤变狭变扁而呈三角形。花果期5-10月。

本产于中国 [2]  ,广布于全世界,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概述图片来源:

中文学名

荸荠

拉丁学名

H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别    称

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栗、钱葱、土栗、刺龟儿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目

莎草科

亚    科

藨草亚科

藨草族

荸荠属

荸荠

命名者及年代

(Burm. f.) Trin.,1833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主要品种

3 地理分布

4 生长习性

5 繁殖方法

▪ 种荠选择

▪ 育苗时间

▪ 种荠催芽

▪ 秧田准备

▪ 排种育苗

▪ 荸荠假植

▪ 苗期管理

6 栽培技术

▪ 整地

▪ 定植

▪ 肥水

▪ 管理

▪ 采收

7 防治病虫

▪ 病害

▪ 虫害

8 贮存方法

▪ 缸藏

▪ 窑藏

▪ 沙藏

▪ 溶液

▪ 堆藏

9 主要价值

▪ 食用

▪ 药用

形态特征

荸荠(5张)

荸荠是莎草科植物荸荠地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

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15-60厘米,直径1.5-3毫米,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近膜质,绿黄色,紫红色或褐色,高2-20厘米,鞘口斜,顶端急尖。小穗顶生,圆柱状,长1.5-4厘米,直径6-7毫米,很淡绿色,顶端钝或近急尖。

有多数花,在小穗基部有两片鳞片中空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松散地复瓦状排列,宽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钝圆,长3-5毫米,宽2.5-3.5(-4)毫米,背部灰绿色,近革质,边缘为微黄色干膜质,全面有淡棕色细点,具一条中脉;下位刚毛7条;较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刺;柱头3。

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顶端不缢缩,长约2.4毫米,宽1.8毫米,成熟时棕色,光滑,稍黄微绿色,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从宽的基部急骤变狭变扁而呈三角形,不为海绵质,基部具领状的环,环宽与小坚果质地相同,宽约为小坚果的1/2。花果期5-10月。

主要品种

品种名称

简 介    图片展示  

黑籽荸荠    黑籽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台湾、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一般生于路旁及水边。

桂林马蹄  

广西桂林市地方品种。株高100-120厘米,开展度20厘米。球茎扁圆形,高2.4厘米,横径4厘米,顶芽粗壮,二侧芽常并立,故有“三枝桅”之称。皮红褐色,肉白色,单个重30克。以鲜食为主,也可熟食和加工,糖分较高,肉质爽脆,品质优。生势旺盛,抗倒伏力较强。6-7月用球茎育苗,苗期25天,生长期130-140天,亩产1500-2000公斤。

水马蹄  

广东地方品种。株高70-90厘米,开展度15-20厘米。球茎扁圆形,高2厘米,横径2.5-3厘米,顶芽较尖长,皮黑褐色,肉白色。单个重10克。淀粉含量高,以熟食和制作淀粉为主。生势旺盛,抗逆性较强,耐湿,不耐贮藏。6-7月用球茎育苗,苗期25天,生长期130-140天,亩产1500公斤。

韭荠    原产菲律宾。株高110-120厘米。球茎大,椭圆形,横径4厘米,纵径2.6厘米,单个重25克,质脆味甜,品质好,以鲜食为主,亩产2000公斤以上。

孝感荠  

湖北省孝感市地方品种。株高90-110厘米。球茎扁圆,亮红色,平均单个重22克,皮薄,味甜,质细渣少,以鲜食为主,品质好。亩产1000-1500公斤。

苏荠    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品种。株高100-110厘米。球茎扁圆形,顶芽尖,脐平,皮薄,肉白色,单个重15克左右。适于加工制罐头。亩产750-1000公斤。  

余杭荠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地方品种,球茎扁圆形,顶芽粗直,脐平,皮棕红色,皮薄,味甜,单个重20克左右。适于加工制罐头和鲜食,亩产1000-1200公斤。

光洪荸荠    由于光洪(位于湖南邵东佘田桥镇)特殊的土壤,每年冬天出产的荸荠肉白、皮红且薄,口感松脆,甘甜。大小适中。每年出产日期,游人抢购络绎不绝!当地人又称之为“慈姑子”。  

野荸荠    野荸荠有长的匍匐根状茎,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30-100厘米,直径4-7毫米,灰绿色,中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小穗圆柱状,微绿色,顶端钝,有多数花,花柱基从宽的基部向上渐狭而呈二等边三角形,产于中国福建和广东。

密花荸荠    密花荸荠为莎草科荸荠属的植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分布在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1400米的地区,多生在溪旁、池塘以及森林边缘。

地理分布

荸荠本产于中国,广布于全世界,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中国自西汉时已有栽培记载,目前有20余种和一些变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低洼地区,河北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荸荠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喜温爱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

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又不致球茎深钻,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肥较多。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

繁殖方法

种荠选择

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荸荠是通过匍匐茎繁殖的,播种前逐个选取表皮无破损、顶芽侧芽粗壮健全、皮深褐色、单球茎重为15克以上、具有所栽培品种特征的球茎做种荠,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18-24小时,杀死表面病菌,每亩大田需种荠大约15-20千克。

育苗时间

荸荠育苗时间因移栽时期而定,早水荸荠因前期气温低,在移栽前40-45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育苗,晚水荸荠因育苗时气温较高,在栽植前20-25天育苗。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清明到谷雨期间育苗,育苗前先进行室内催芽,然后再在水田里进行排种和假植。

种荠催芽

室内催芽的方法是在地面铺上10厘米左右的一层稻草,将种荠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叠放3-4层,上面再覆盖稻草,每天早晚各淋一次水,10-15天以后,当芽长到3-4厘米的时候,就可以把幼苗移栽到育秧田中进行排种了。

秧田准备

育秧田要选择在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地方,将秧田深耕、细耙、整平,四周要留有畦沟并筑好围埂,因为这一时期荸荠生长的营养主要来自荸荠球茎,秧田一般不需要施肥。

排种育苗

将催好芽的球茎一个一个地排入秧池,并将球茎按入泥中1-2厘米,株行距为6×6厘米,要求芽头向上、高低一致,田间保持水层1-2厘米。15-20天以后,苗高10厘米左右、并有5-6根叶状茎时就可以进行假植了。

荸荠假植

荸荠假植就是把所育的小苗分开,扩大它的株行距,便于集中施肥和管理,更主要是南方地区接油菜茬或小麦茬种植荸荠的需要。假植的具体做法是在排种后20-25天,将叶状茎10-15厘米的球茎移植于荸荠秧田中,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栽入球茎,这样既有利于发根,又扩大了苗的营养面积。

苗期管理

荸荠移苗后的秧田最好保持2-3厘米的浅水层,这样可以提高土温,促进苗的生长。移苗后约15天左右,每亩施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千克,注意要撒施,不能集中施在根的附近,以免烧伤幼苗根部。经30-40天后,当苗高35-40厘米叶状茎粗0.5厘米以上,就可以起苗定植到大田了。

野荸荠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野荸荠(图26)。

图26 野荸荠学名Eleocharis plantagineiformis Tang et Wang科属分类莎草科,荸荠属。形态特征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30~100厘米,直径0.4~0.7厘米,灰绿色,生于土下3~5厘米处,中空,光滑,秆内每隔2~4厘米有隔膜分开,干后秆的表面显现节和纵条纹。无叶,秆基部由长度不等的二层薄膜质的鞘包裹,紫红色,淡褐色或草黄色,鞘口斜裂,顶端急尖。小穗直立,圆柱状,长1.5~4.5厘米,宽0.4~0.6厘米,淡绿色,顶端钝,含多数花。小穗基部具2个不育鳞片,各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紧密地覆瓦排列,宽长圆形。中肋粗厚。下位刚毛6~8条,长于小坚果,具倒刺。柱头3。小坚果阔椭圆形或倒卵形,双凸状,长0.2~0.3厘米,宽0.2厘米,黄褐色,表面具四角至六角形网纹。

具匍匐根状茎,入土3~5厘米,长约15~20厘米,较细,顶端膨大生成球状或扁球状块茎,直径0.7~1.3厘米,顶端部生有数个突出的长0.5~1.0厘米的芽,而在块茎的中央部分及尾部稀生小芽。膨大初期,为白色,渐成褐色,成熟时为栗色,以后渐渐变黑。根须状,稍细,根系小。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大多不饱满,休眠期长,发芽率低,田间很少见实生苗。块茎具休眠期,因成熟期不一,休眠期的解除亦有早有迟,因而萌发很不一致。出芽起点温度为12℃,最适为30℃,最高为40℃。出芽需较高的湿度,土壤水分饱和至薄有水层对萌发最有利,土壤湿度较低亦可出苗,但出苗慢,发生期长,长势差。

野荸荠地下根茎范围较小,块茎向下深扎,呈垂直分布,可深层发芽。

块茎上着生有复数芽,当最初的芽发生的植株切断或被除草剂杀死后,块茎上残存的芽能很快萌发,发生新的植株,给防除带来困难。

2)营养生长野荸荠出芽后15天左右,地下茎开始分化,地下茎伸展的位置是在地表下溶存氧浓度较高的3~5厘米处,亦即芽的生长点达到这一位置时,就开始茎的分化与发根。地下茎有3~5个节,膨大以后生成为地上茎亦即分株。第一次发生分株的时间是在出芽后25~30天,其后再经5~7次分株。野荸荠发生分株高峰期是在出芽后50天左右,直到水稻齐穗,此时野荸荠地上鲜重增加最快,株高也逐步超过水稻。

野荸荠地下块茎形成时间较短,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下降时,块茎开始形成,一直持续到10月中下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块茎在土层中呈垂直分布,从土下3~4厘米直至犁底层,而60%的块茎在土下10~20厘米内。块茎在土层中形成的位置越深,其体积越大,顶部的芽数越多。深埋在土中的块茎寿命可达5~6年,再加上块茎在土中形成的深度深浅不一,因而稻田中一旦侵入野荸荠即很难彻底清除。

野荸荠属阳生杂草,生长期内需较强的光照,对水分的要求亦较高,保有水层有利于野荸荠的生长,低洼积水的田块发生较重。野荸荠常常构成单一群落或与水莎草构成群落为害水稻。3)开花结实野荸荠对光周期不敏感,花果期7~10月,由于种子发芽率低,在繁殖上并不重要。

分布与为害野荸荠广泛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尤以低洼积水田块发生较重。近年来,矮秆水稻品种的推广,使野荸荠与水稻的竞争力增强,水稻生育期的推迟,有利于野荸荠地下球茎的形成,以及少免耕栽培措施的推广,有利于地下球茎的越冬与繁殖,为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上一篇灯泡植物,植物生长灯泡

下一篇大樱桃树苗哪个品种好,十大著名樱桃品种排名?

相关文章:

全新视角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