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鹅时,应该选择有良好通风环境、空间较大的地方建立圈舍,并且最好附近有水沟。在日常饲喂过程中,需要定时、定点、定量喂养,根据鹅的生长阶段来调整具体的饲料。
1. 雏鹅出壳后应先喝水再开始进食,避免先吃东西再喝水。喝水可以补充雏鹅出壳时消耗的水分,促进肠道蠕动,排出胎粪,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吸收体内剩余的蛋黄,从而增强食欲。
2. 需要搭配适当的饲料喂养,不要只喂一种食物。雏鹅的日粮要求:高能量、高蛋白,适当添加钙、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3. 应该少吃多餐,避免饱食和饥饿不均。保持微饱状态,每次吃七八分饱,防止胀气。喂食的次数为:一周龄7-8次/天,两周龄6次/天,三周龄5次/天,四周龄4次/天。
4. 适宜的温度,避免冷热不均。温度设定在第一周为32-34℃,第二周减少2℃,持续降至20℃左右。供温方式为人工调控温度的逐步降低。
5. 适宜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初生雏鹅一般控制在25只/平方米。随着雏鹅的成长,逐渐减少密度,到四周龄时为4-6只/平方米。
6. 进行分群饲养,避免强弱分化。每批雏鹅都会有强弱情况,管理应根据不同强弱情况进行分群饲养,确保群体发育均匀。
7.避免长时间缺水饲养,在7.5-8周龄时进行放水活动。放水的时机和次数将根据季节和雏鹅的情况而定。对于幼雏,每天喂一次,每次喂水15-20分钟,之后可以每天喂两次,并延长每次喂水的时间。
8. 要将预防与治疗结合使用,避免过于轻视治疗。加强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提高它们抵抗疾病的能力;对环境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及时做好小鹅瘟和副粘病毒等疾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