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无土养殖泥鳅前景怎么样?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6 08:37:39标签: 泥鳅 当前位置:花艺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泥鳅无土养殖鱼菜共生项目适合返乡创业、多种经营和库区开发性移民。项目发明人、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生态养殖领域生态工程和水生生物双博士周文宗先生,曾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4项,参与“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及省级课题11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持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历经多年科研攻关,继发明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模式和实现黄鳝浅水无土半人工繁殖以后,近年来又突破传统养殖方式,开创“防渗薄膜池无土养殖泥鳅”“水泥池有土养殖泥鳅”、“沼碴沼液养殖泥鳅”和“泥鳅与水生蔬菜瓜果同池共生”四大科技创新项目。

无土养殖泥鳅前景怎么样?

一、泥鳅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泥鳅在我国各地的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尤以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最广。享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美誉的泥鳅,不仅是营养丰富、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泥鳅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较大,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0~15万吨,国际市场主要为日本和韩国,年需求量约为10余万吨。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供应量只有5~6万吨,缺口较大。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拉动泥鳅价格连年攀升,从1995年至今,泥鳅价格从5元/公斤上涨到20~30元/公斤,在江、浙、川市场冬天青鳅销售价格高达50元/公斤。

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使得泥鳅养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国内泥鳅的养殖面积为1500万~2000万㎡(即2~3万亩),每年需要1500万~2000万公斤的苗种,大约5亿元的市场销售额,主要集中于苏、豫、鄂、鲁、皖和川等省,养殖品种基本上是大鳞副泥鳅(黄板鳅)。随着泥鳅人工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技术薄弱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

1、种苗来源有限

种苗是生产的基础,目前种苗还是以野生捕捞为主,人工繁殖种苗所占比例极小,国内尚未见到有规模化的人工种苗繁殖企业,安徽、四川、湖北等地的规模化繁殖场都是以水花培育为主。主要原因是体长7~20mm的鳅苗(处于由鳃呼吸转入肠呼吸的过渡时期)成活率极低,平均不到20%,严重制约了鱼苗的规模生产。泥鳅市场价格的攀升,势必会造成野生泥鳅种苗的短缺,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养鳅成本提高。

2、配合饲料转化效率低

目前关于泥鳅的营养需求研究不够深入,国内的泥鳅专用配合饲料较少,大多是将其它鱼用饲料配方稍作变更或未作变更就作为泥鳅配合饲料销售,因此饲料利用率极低,饵料系数一般在4.0~6.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10.0,严重制约了泥鳅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3、养殖模式单一

国内的泥鳅养殖集中于江苏、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基本上是池塘围网养殖模式,养殖品种绝大多数是黄板鳅,网箱养殖、无土养殖和青鳅养殖尚无成功案例。

4、集约化养殖程度不高

由于泥鳅的人工养殖, 尚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是零星的单户单池囤养模式,因此存在养殖水平较低,多以经验性养殖为主,许多新的养殖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病虫害不能得到有效防治,工厂化养殖和四季养殖还不多见。

5、水体污染严重

由于泥鳅养殖密度高,摄食量大,残饵和排泄物多,养殖水体极易富营养化,下层水体贫氧,表层水体中硫化物、有机质和营养盐升高,残留药物积累,有害微生物和噬污生物占优势,养殖水域生态失衡,各类病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尤为严重,给地下水和周围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

二、泥鳅养殖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养殖规模的扩大,泥鳅养殖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养殖池趋向小型化和集约化(400~500㎡左右为好)。摄食空间变小有利泥鳅摄食,体能消耗较小,水质容易调控,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无土养殖、工厂化养殖或循环水养殖为发展方向。无土养殖的泥鳅无腥味,品质好,水质容易调控,泥鳅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泥鳅生命力强,耐低氧,要求浅水环境,非常适合于工厂化养殖或循环水养殖;

3、网箱养殖前景看好。我国池塘、坑地等小水体丰富,网箱养鳅好管理,捕捞方便,产量高,发展前景看好;

4、完善鳅菜共生系统。泥鳅喜暗怕光,能够吃食昆虫,活动性强,其养殖水体营养化程度高,氨氮含量高,适合于水面种植水生蔬菜,可以净化水质,减轻病虫害危害,促进泥鳅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非常好的鱼菜共生系统;

5、杂交育种和单性化育苗是泥鳅育苗的重点。目前制约泥鳅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泥鳅生长速度慢,年生长速度很难达到3倍,主要是雄鳅生长速度慢影响了产量的提高。泥鳅雌性生长速度比雄性快80%~100%,雌性化育苗将成为研究的热点。黄板鳅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更耐低氧的优势,但肉质松散,口感比不上青鳅,而青鳅不耐长途运输,生长速度慢,容易发病,把两者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是必然趋势;

6、深加工亟待加强。泥鳅深加工潜力巨大,在保健、美容、食品、药品等领域均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有利于延长上市货架时间,提高附加值。

周文宗博士所开创的“防渗薄膜池无土养殖泥鳅”“水泥池有土养殖泥鳅”、“沼碴沼液养殖泥鳅”和“泥鳅与水生蔬菜瓜果同池共生”专利及专有技术,正是顺应以上发展趋势而科研攻关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

无土泥鳅养殖一亩下多少苗

1亩=666.67平方米

泥鳅放养密度为80尾/㎡

666.67×80=53333.6≈53334尾

一亩大约下53334尾

无土泥鳅养殖的鳅种苗放养

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种苗放养时间为5月17日,放苗时对暂养的野生鳅苗进行最后挑选,操作方法是,在较大容器中配制4%的食盐水,将野生泥鳅苗倒入盐水中浸泡4~5分钟,伤病的泥鳅苗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泥鳅苗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淘汰这类个体,将在盐水中正常活动的泥鳅苗进行放养,通过食盐浸选法共放养泥鳅种96 千克,放养密度为80尾/㎡。

上一篇现在养泥鳅需要多少成本还有钱赚吗?

下一篇常见的网箱泥鳅养殖技术都有哪些?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