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蟾蜍养殖的新型模式与市场前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5 00:34:16标签: 蟾蜍 当前位置:花艺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从它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中采集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而成的,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下面农村养殖网跟大家讲讲蟾蜍新型养殖技术,供大家参考。

蟾蜍养殖的新型模式与市场前景

一、蟾蜍养殖市场前景

据医学分析,蟾酥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和淄体类等物质,具有强心镇痛、兴奋通窍、利尿解毒、抗癌等功能,它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等几十种中成药材的主要原料,在国际医药市场倍受青睬。近年国内外对蟾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一再上扬,已由前年每公斤1800年每公斤3000在国内蟾蜍收购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23%,满足出口量的50%,可见其价格仍有上涨的趋势。

蟾蜍和蛇、蝉一样,身上常要蜕下一层皮,称蟾衣,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痛镇静等功能。据"本草纲目"记载,蟾衣能治一切恶性肿等疑难杂症,蟾蜍蜕下的皮往往是自己吃掉,蟾蜍虽遍布全国各地,但采集加工的人不多,养殖者更少,加上蟾衣独特的医疗效果,蟾衣在各大药材市场十分火爆。

通过专业技术蟾蜍在自然环境下,蟾蜍每月蜕衣1-2次,每公斤蟾衣回收价6000—22000元,采用非药物蜕衣技术,几乎无成本开支,如加以综合利用,一只蟾蜍1年能获利70元左右。

蟾蜍除去内脏干燥后制成的干蟾和胆均可人药,而蟾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有开发价值的保健佳肴。

由于生态环境日趋严峻,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养殖蟾蜍势在必行。无论是水田、菜地,荒地,泥沼,坡地和林地,蟾蜍都能繁衍生息,连青蛙无法立足的坡旱地区,也是它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蟾蜍以各类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食,繁殖力很强,年产卵量逾万,产卵场所也很随便,养殖技术简单,无需饲料成本,亩水面增值6万元以上。可见,蟾蜍的养殖和加工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业。

蟾蜍养殖的新型模式与市场前景(2)

二、果园套养蟾蜍效益高

利用现有果园进行人工养蟾蜍可谓一举多得,可以充分发挥动植物生态空间的立体互用,把果林间空余地面再利用,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蟾蜍可以消灭果林害虫,并生产出珍贵药材蟾酥、蟾衣和上等仿生态蟾肉。同时因害虫危害轻而生产出优质果品。果园养蟾蜍成本低,因设施简单,管理方便,工作量少,效益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可提高80%左右。

我国各地凡是有野生蟾蜍的地区,都可以进行果园套养蟾蜍。我国蟾蜍共有15个品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这些蟾蜍均有人工养殖的优势,果园套养时可选用个体较大的品种,如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花背蟾蜍等。这些品种产蟾酥、蟾衣多,且产肉量多,利用率高。

因为这几个品种其体壮硕大,含肉率高,耳后腺与皮肤腺(疣粒)粗大,产酥量多,皮肤也厚实,产衣量多。这些品种原产华东、华中、华北、华南地区。蟾蜍、蟾衣被医学界应用于临床上,但近年由于生态环境改变,产品日趋减少,售价不断上扬,已成为紧俏中药材。在我国不少地区,人们均有食用青蛙肉那样食用蟾蜍肉的习惯,仅上海、广州、嘉兴等市每年上市量有数万吨,市场需求量还在不断递升。

果园养蟾,可以在园中挂几盏黑光灯(日光灯亦可),晚上引诱林中害虫,如蚊蝇、飞蛾、甲壳虫等扑向灯边,使蟾蜍自行爬去捕食。如在树下堆上些土杂肥、厩肥、稻草、秆秸等,任其滋生蚯蚓、蛆虫和其它小虫子,可弥补阴雨天气诱不到空中昆虫时,用人工翻动堆肥赶出蚯蚓等任蟾蜍择食。这样不仅解决了蟾蜍食源,还除灭减少果园害虫,可对果林少施农药,又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果品质量、产量,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蟾蜍养殖的新型模式与市场前景(3)

果园养蟾蜍,设施简陋,成本极低,只要用小竹木片在果园四周做支架,支架上围上高60~70厘米塑料薄膜作防逃墙即可,又可防止墙外蛇类侵入园内危害蟾蜍。如有条件,还可采用一种防蛇网,一可防止蟾蜍外逃,又可把进园的蛇逮住并不致死亡,再放归大自然。一般每667平方米面积中放养蟾蜍300~500只。果园四周不用建高大的围墙,围墙高了,反而遮住灯光而引诱不到外面昆虫了。

医药的需求及人们食用的需求在逐年增加,蟾蜍作为野生动物却在急剧减少,提倡不捕野生蟾蜍,用人工饲养来弥补需求是必然的最终的科学手段。

上一篇蟾蜍皮能治疗癌症吗

下一篇幼蟾蜍池和成蟾蜍池的建设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