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甲鱼的疾病防治与饲养管理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4 23:49:10标签: 甲鱼 当前位置:花艺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现在养殖甲鱼行业已经是红红火火了,家里有地的都恨不得多养点甲鱼,但是在养殖甲鱼过程中,怎么做到甲鱼的疾病防治呢?养殖甲鱼又怎么管理呢?下面农村养殖网跟大家讲讲这两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甲鱼的疾病防治与饲养管理

疾病防治

一、穿孔病:[别名]:洞穴病,空穴病,烂甲病。

[病原]该病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肺炎可雷伯氏病、产碱菌等多种细菌。养殖环境恶劣、饲养不良而导致细菌感染,是诱发该病发生的原因。

1[症状与诊断]:发病初期,病鳖背腹甲、裙边和四肢出现一些成片的白点或白斑,呈疮痂壮,直径0.2~1.0厘米.周围出血,揭出疮痂的洞穴,严重者洞穴内有出血现象。未挑的疮痂,不久就自行脱落,在原疮痂处留下一个个小洞,洞口边缘发炎,轻压哟眼血液流出,严重时可见内腔壁。肠充血,肝灰褐色,肺褐色,脾肿大变紫,胆汁墨绿。病鳖行动迟缓,食欲减退,长期不愈可由急性转为慢性,除有穿孔症状外,裙边、四肢、颈部还出现溃烂,形成穿孔与腐皮病并发。

2[流行与危害]:该病对各年龄段的病鳖均有危害,尤其是对温室养殖的幼鳖危害最大,发病率可达50 %左右。室外养殖流行季节是4~10月,5~7月是发病高峰季节温室中主要发生于10~12月。流行温度为25~30℃

3[诊断方法]:背、腹甲有疮痂并见洞穴者基本为此病。

4[预防]:①饲养环境消毒。养殖前,温室用熏蒸散熏蒸消毒。底质用100~200毫克/升生石灰,或安底福消毒,养殖用水用解毒碧水安消毒。

②鳖体用超能活性碘药浴15~30分钟。

③幼鳖进温室时要避免受伤或养殖环境的急剧变化。

④饲养阶段饲料中添加甲鱼专用中药饲料添加剂内服,连用3天左右。??

5[治疗]:1.饲料中拌入头孢拉定和鱼血停内服。

2.病鳖用参福康侵浴10~15分钟。

甲鱼的疾病防治与饲养管理(2)

二、疥疮病:疥疮病别名,打印病。

1.病原:病原为点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当养殖条件恶化,饲料腐败或营养不全面,鳖相互噬咬受伤时,该病原菌极易感染而使鳖生病。

2.症状与诊断:初期病鳖颈部、背腹甲、裙边、四肢基部长有一个或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疥疮,以后疥疮逐渐增大,向外突出,最终表皮破裂,此时,用手挤压四周可压出黄白色颗粒壮或豆腐渣壮、有腥臭味的内容物,内容物中的有些黄色颗粒易压,放入水中后,能分散成粉壮物。病情进一步发展,疥疮自溃,内容物散落,炎症延展,皮肤溃烂成洞穴,导致溃烂病与穿孔病并发。但一般未到此病病鳖已经死亡。病鳖皮下、口腔、气管有黄色黏液,腹部和颈部皮下呈胶栋样侵润,肺充血;肝脏暗黑或褐色,略肿大,质碎;胆囊种大,脾溢血,肾充血或出血,肠略充血,体腔中有较多黏液。患该病病鳖全生不安,食欲减退或不摄食,体质消瘦,常静卧食台,头不能回,眼不能睁开,衰弱死亡。也有病鳖因病原菌侵入血液,顺速扩散到全身,出现急性死亡。即使不死亡的病鳖治愈后也会因为其外型受伤降低其商品价值。

3.流行与危害:该病从幼鳖到成鳖都会被感染,尤其对幼稚鳖的危害更大,体重为20克以下的稚鳖发病率可达10%~50%,若治疗措施不力,15天左右就会死亡;250克以上的鳖因该病感染死亡率可达30%~40%。该病的流行季节是5~9月,如果气温高,10月份也会继续流行;发病高峰的5~7月;该病也是温室养殖常发生的疾病。该病的流行温度是20~30℃,水温30℃左右此病极容易发生。

4.诊断方法:①根据病鳖体表疥疮病灶,可进行初步判断;②以无菌手段将濒死鳖的肝、肾、血液、腹水或未破灭的疥疮的黄白色粉壮物等涂片,固定,革兰氏染色,若发现较多的大小相似,两端着红色的短杆菌,基本可确诊;③用该病的阳性血清与其病灶的内容物做凝聚实验,阳性者,则为该病。

5.预防:①鳖体用1毫克/升的超能活性碘药浴10~15分钟。

②避免鳖体受伤,尽量保证营养平衡。

③每1-2周按每200Kg饲料中加入5kg的甲鱼专用中药饲料添加剂,内服3天左右。

6.治疗:1.用参福康+肝肾病毒康内服。

2.病鳖用超能活性碘药浴10~15分钟。

三、溃烂病[别名]:溃疡病、皮肤溃烂病、腐皮病、烂爪病。

1 [病因]: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所引起,大多是由于鳖相互嘶咬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细菌感染所致。

2[症状]:体表糜烂或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灶部位可发生在颈部、背壳、裙片、四肢以及尾部。常表现如下:颈部皮肤溃烂剥离、肌肉裸露、背甲粗糙或呈斑块壮溃烂,皮层大片脱落;四肢、脚趾、尾部溃烂、脚爪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该病病程较长,如不发生继发性感染,多数病鳖可长期存活,少部分可自愈,但颈部感染和病程严重者,反应迟钝,活动微弱,不摄食,短期内死亡。

3 [流行及危害]:该病主要危害高密度囤养育肥的0.2~1.0千克的鳖,尤其是0.45千克左右者。该病发病率高,持续期长,危害教严重,死亡率可达20%~30%,我国从南到北各个鳖养殖区都有此病流行,尤已长江流域一带严重。流行季节是5~9月,7~8月是发病高峰季节;如果水温高,生长季节会延长。水温20℃以上即可流行,温度越高,该病发生率越高。

4 [诊断方法]:根据外部溃烂等症状即可判断,确诊需进行病源分离与血清学实验。

5 [预防]:①放养成鳖时,要挑选平板肉肥,背甲呈褐色,腹甲呈乳白色,体键灵活,无病无伤,规格大小均匀的鳖,且雌雄搭配要合理。入池前用超能活性碘药浴10~15分钟。

②温室养殖的鳖,在整个养殖期间,要分池一次,一避免大小不均匀相互撕咬。

③每1-2周按每200Kg饲料中加5kg的甲鱼专用中药添加剂连用3天左右。

?6[治疗]:①将病鳖隔离饲养(密度小于1只/米),每隔2~3天用超能活性碘泼洒一次,反复3~4次,一个月后可治愈。??②在饲料中加入参福康+鱼血停内服。

四、脂肪代谢不良症、脂肪代谢障碍、脂肪肝、饵料性急病。

1[病因]因脂肪很难保存,它在空气中容易氧化酸败,产生毒性,如果长期食用腐烂的鱼、虾肉,变质的干蚕蛹,过期配合饲料,.变性的脂肪则可在鳖题内积累,造成肝肾机能障碍,诱发该病。此外,饲料中如长期缺乏某些维生素{如vc,vE等}则也是该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2[症状]鳖体浮肿或极度消瘦,浮肿者一般颈部、四肢肿烂,表皮下出现水肿,消瘦者甲壳表面和裙边形成皱纹。病鳖背甲失去光泽,腹中呈暗灰色,有明显的绿色斑纹。四肢基部柔软无弹性。病鳖外观变形,背甲明显突起,手拿有厚重感.

饲养管理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饵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甲鱼温室无公害健康养殖主要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鳖池的清整消毒:经过上年7-8个养殖的温室鳖池已富集了各种致病菌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残物,因此清理消毒鳖池极为重要。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的或无沙池也应反复冲洗和消毒。使用前10天放水10厘米左右,用超能活性碘或解毒碧水安泼洒,以杀灭病菌。

二、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1、苗种选择: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3.5克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进不养未经海关动检的境外鳖苗。

2、鳖苗的消毒: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方法:鳖苗放在塑料脸盆里,用1.5-2%的盐水浸泡7-8分钟,浸泡水没过鳖苗背为宜。??

3、合理放苗:放苗后应及时开食,可用稚鳖饲料。第一次开食饲料中最好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鸡蛋黄。方法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可减少鳖体损伤,也可使它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不要盲目追求高密度。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为50-80只/平方米(3.5-15克);12月至元旦前后鳖池较适宜的密度为25-40只/平方米(15-50克);元旦至翌年2月为15-30只/平方米(50-150克);2月至6月为10-12只(150克以上)。

三、室内温度的控制:甲鱼在水温30-32℃内为最佳的生长环境。在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最佳温度时,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水温高于最佳状态时,由于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转化率。室内气温一般控制在33-35℃,尽量保持恒定。

四、科学合理地投饲:1、投饲方式: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投喂能减少浪费。

2、投饲量控制: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须及时调整投饲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若水上投喂一般掌握在1.5-2.0小时内吃完)。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过量摄食,生长过快,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病。一般甲鱼饲料投喂量应根据甲鱼规格大小,按一定比例投料,使甲鱼健康稳定地生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掌握在2%-4%干料。

3、饲料的选择:甲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的饲料的品质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10%左右的甲鱼专用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帮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与增强鳖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益处。

甲鱼的疾病防治与饲养管理(6)

五、水质的调控: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得好坏,决定了甲鱼养殖的成败。

1、PH值: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致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会降低甲鱼的发病几率。可使用生石灰来调节。一般用量为15-20PPM。过高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次使用。

2、透明度:以25—875px为宜,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氧:鳖虽然主要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若长期溶氧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甲鱼低溶氧综合症。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对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养殖中常用充气的方法改善水中DO,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质。平时要保证充气设施畅通,并根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的。充气注意固定时间,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惊忧。

4、水质培养: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8培养水体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EM8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5、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显著。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必要的少量的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上一篇甲鱼人工养殖技术

下一篇甲鱼的孵化技术介绍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