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出雏期的养殖管理主要分为出雏器的使用、断脐与助产、雏鸟在出雏器中的管理以及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等几方面的管理。以下就具体的针对这几个方面做个简单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使用。
出雏器的使用
出雏器在移盘前要进行清毒(方法同孵化器),消毒后的出雏器要试运行2一3天。出雏器的温度一般以35-36℃为宜。出雏器内的湿度不同于其他家禽,高湿对其他家禽有利,但不适用于鸵鸟。出雏器的相对湿度在雏鸟出壳前应与孵化器的湿度相同,在雏鸟出壳后应加大到40%。出雏器必须通风,以保证肺呼吸的雏鸟有足够的氧气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断脐与助产
如果雏鸟胎位正常,可以啄破蛋膜进入气室,然后大约24小时内就可以自行出壳。自行出壳的雏鸟脐带吸收良好,一般不需要处理。对于不能自行出壳的雏鸟,断脐后脐带用碘酒消毒,然后用灭菌纱布包扎,不给细菌造成感染的机会。
雏鸟在出雏器中的管理
雏鸟出壳后应及时检出蛋壳,然后让雏鸟在出雏器内待到羽毛全干,且能站立行走时再转入育雏室。人工助产的雏鸟体质弱,要在出雏器内多呆此时间。因为,出雏器的环境条件恒定,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无论孵化成绩好坏,都应该检查和分析孵化效果,以指导孵化工作和种鸟的饲养管理。根据孵化期间的详细记录资料,如孵化温度、湿度,翻蛋、验蛋时检查出的无精蛋、死胚蛋数,出雏的健雏数、残弱雏数、死胎数及供电情况等。在每批雏鸟出雏后都要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总结:以上就是对鸵鸟出雏期的养殖管理的介绍,其中资料的统计分析可有效的反映出生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