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三分之一的孩子选择了第一种方式,三分之二的孩子选择了第二种,他们中有的使用把自己眼睛闭起来、双手抱着头遮蔽眼睛等方式抵抗糖果的诱惑。值得思考的是,过了十二年,这位专家对这些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其中选择了两块糖果的孩子相对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一块糖果的孩子则犹豫不定、多谋少决、顶不住压力、自尊心易受伤害。
而这个实验所要揭示的,就是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
所谓延迟满足,即是一种“迟到的幸福”。学术上定义为:“延迟满足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的享受。”听起来有点绕,举例来说,当你放学回家后,是先扔下书包打开电视追剧、打开手机玩游戏,还是先完成今天老师布置作业后,再安心去玩其他事情。
这种延迟满足能力是儿童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它是个体在缺乏外部强加刺激的情况下指导自己行为的必要成分,反映了一个人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有克服自己的冲动。
一般来说,那些延迟满足能力不足的宝宝,往往会有许多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例如性格急躁 , 缺乏耐心。平时幼儿想要什么,父母马上满足,长此以往,当父母动作稍微慢一些的时候,幼儿就有可能哭闹,脾气急躁,还有的幼儿因为其需求太容易被父母满足,就使幼儿容易认为:所有的东西得到的都很容易,什么事情做起来都很简单。弄坏了东西都会很快换上新的,这样一来不仅让宝宝不懂得珍惜物品,还会形成任性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说白了就是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实际上看看那些成功通过棉花实验的孩子,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一部分学龄儿童成功地示范了如何冷却“现在”和加热“未来”来增强他们的忍耐力。他们通过身体上远离事物来冷却自己当前的即时诱惑。他们把棉花糖推到桌子的边缘,坐在椅子上转身朝向另一个方向,然后创造虚构的方法故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并且在做所有这一切的同时牢记着自己的目标(两颗棉花糖)。他们通过认知转换事物来冷却自己的即时诱惑,使棉花糖变得更抽象并且与自己在心理上的距离更远,这使得自我控制对他们来说更简单,能够等待我们都不忍去看的时长。我们可以得到第一种方法:冷却现在、加热未来。
冷却现在、加热未来
不论什么年龄,这都可以成为自控的核心策略——把你面前的诱惑在时空上推得远远的,然后把延迟产生的结果放在头脑中尽可能拉到现在。研究者在有关烟草和饮食冲动的实验中就证明了这一点。当实验者暗示被试关注饮食“以后”和“长期”的后果(“我可能会变得很胖”)时,他们感受到了减少的饮食冲动,这体现在他们自己的感受和大脑成像两个方面。同样的,当重度吸烟者关注吸烟“以后”和长期的后果(“我可能会得肺癌”)时,他们的吸烟冲动减弱了。当然,关注“现在”和即时、短期的影响(“这会让我感觉很好”)会有相反的影响,使得这种冲动无法被抵抗。
再来看看自控力的大脑基础。
我们的大脑分为冷热两个系统。
热情绪系统:专门致力于对能够唤起强烈情绪的刺激物做出快速反应,它会自动触发愉悦、痛苦与恐慌等情绪。大脑边缘系统自人类一出生就具有完整的功能性,因此,婴儿在饥饿或痛苦时就会放声大哭。也正是由于热情绪系统的存在,人们经常失控:实验中的孩子会按下按铃吃掉棉花糖、节食的人会咬下比萨、烟瘾患者会再吸烟、性格暴躁的人会打他的伴侣、失控的男人会因为性欲抓住正在清扫房间的女人...
冷认知系统:是认识性的、复杂的,具有反思性,也比热情绪系统反应慢一些。这个系统位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中心位置,该系统是可控制的,对一些关于未来的决策和自控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冷认知系统是自控力的来源。
冷热系统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相互作用的:一方活跃,另一方便会消沉。
热系统促使我们关注生活中现有的诱惑时,没有人暗示我们应该去加热延迟的结果而冷却即时的享受。我们需要指导自己才能成为自我控制的大师。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当面对诱惑时,热系统发挥优势:它削减了延迟结果的作用,且比冷系统作用得更快,并加速着冷系统作用的衰减。热系统的这种优势可能在我们的祖先在野外生存的情况下给予很大的帮助,但是它也会促使我们对屈服于诱惑缺乏反省,致使聪明的人做出愚蠢的行为。如果我们为自控的失败而感到后悔,这种感觉可能会是转瞬即逝的,因为心理免疫系统非常擅长保护我们,使失败的自控(“我过了疯狂的一天”;“那都是她的错”)也会变得有理,还会减少我们在自我感觉糟糕上的时间。这就导致我们学会在未来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行事更加困难。
2. “如果- 那么”计划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若想要自控,我们就必须在需要时找到自动激活冷系统的途径,而这恰恰是最难做的,除非我们有所准备。这里要谈的是第二种方法:“如果- 那么”计划。
棉花糖实验的设计者沃尔特·米歇尔通过小丑先生箱实验来考察“如果- 那么”计划在小孩子身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小丑先生箱是一个大木质箱,上面绘有一张明亮的小丑的笑脸。笑脸被闪烁的灯光包围,两侧是张开的手臂,每次出现都会举起一个玻璃窗口式的橱窗。当橱窗的灯打开,诱人的小玩具和糖果就会在每个窗户内的鼓上非常实验者小丑先生箱的,它一直催促孩子们和它玩耍,不让孩子完成自己的作业。孩子们则通过预演“如果- 那么”计划来为这次邂逅做准备。例如:“如果小丑先生弄出‘啧啧’的声响让你注意它并和它一起玩,那么你应该只关注自己的事而不是它,然后你说,‘不,我不能这样做;我要写作业’。”这种“如果- 那么”计划帮助孩子们坚守自己的目标,坚持做作业,同时抵抗了小丑先生箱令人沉醉的诱惑。
在生活中,“如果- 那么”计划帮助成年人和儿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效果比他们设想的可能还要好。如果我们合理运用这些精心预演的计划,自我控制响应会被与之相关的刺激物自动触发(“如果我靠近冰箱,那么我也不会把冰箱门打开”;“如果我看见一家酒吧,那么我就会穿过街道去街的另一边”;“如果我的闹钟在早上7 点钟响起,那么我就会起床去锻炼”)。我们越多地预演和实施“如果- 那么”计划,自控就会变得越自动,从而把努力从自我控制的过程中拿走。
“如果- 那么”计划在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的孩子身上也有显著效果,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病症,并且患有此症的孩子会经历许多学习和人际上的困难。他们极易受干扰,而且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意力,这都使得他们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状态。这些认知缺点会逐渐损害孩子的学业和人际关系,同时引起人格侮辱和过度用药的风险。“如果- 那么”执行计划已经成功帮助这样的孩子更快地解决数学问题,充分地改善了他们的工作记忆能力,使他们在非常困难的实验条件下依然能坚持努力抵抗注意力的分散。
如何促进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既然「延迟满足」的能力如此重要,那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来支持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呢?
1、也许蒙台梭利教室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熟悉蒙台梭利的人知道,蒙台梭利教室是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在一个教室里,通常有上百份工作可供选择。
一个班的孩子也就二十个,工作却有上百份,并且老师们还会不断地更新工作。按说来,孩子们都能做到自己想做的工作。
可有的工作的确更受欢迎,而新工作更是大家都想做。所以会经常出现一种情况:一份工作,有很多人都想做。
2、怎么办?
有人会说:“同一份工作多准备几份,一人做一份不就行了吗?”
这其实正是传统的教室里的做法——同样的活动,同样的学习内容,一人一份,大家同时进行。
但蒙台梭利倡导的是以孩子为中心。既然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那他们学习和工作的节奏既不需要也不应该相同。
因此,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所有的工作都只有一份。而这样的设定恰好又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孩子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机会学会等待。
3、我们总觉得孩子没耐心,不会等待。
总觉得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我们就最好快快满足。
但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持,他们是能够表现出自己有耐心的一面的。他们也能够自愿地延迟自己的满足感。
别误会,「延迟满足」并不是说要让孩子饿着、渴着,或者憋尿憋着。那不是「延迟满足」,那是作。
真正的「延迟满足」,应该能够让人体验到:我的等待和付出是有价值的。
4、儿童很独立,喜欢自己工作。但他们也需要成人的帮助。
当孩子需要老师的帮助,但老师却正在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孩子可以走到老师的身边,把手轻轻地放在老师的肩膀上。
这样既不会打扰到老师,也能够让他知道你的需求。
你希望老师能够马上帮助你,可现实是你必须等待。
等待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这对向来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来说,是生动的一课:我并不是这个教室里唯一的一个孩子,我也不是世界的中心。
5、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学会等待的机会,提供了「延迟满足」的机会。
我们相信孩子是有耐心的,结果他们就真的成为了有耐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