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了解一下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14:57:01标签: 泥鳅 泥鳅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花艺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泥鳅是常见的一种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且养殖技术简单,很多养殖户都是通过养殖泥鳅发家致富,那么泥鳅怎么养殖?来看一下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你就全明白了。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了解一下

一、生长特性

1.底栖性

泥鳅属于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欢栖息在池塘四周的浅水区域,或是腐植质多的淤泥表层,或在杂草多的地方活动。

2.喜温性

泥鳅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为25-27℃,当夏天水温超过30℃、冬天水温低于10℃时,泥鳅的摄食会明显下降。

3.耐低氧

泥鳅的耐低氧能力远胜于其它养殖鱼类,这主要跟台湾泥鳅特殊的呼吸方式有关。泥鳅除了鳃呼吸以外,还能通过皮肤、肠道进行呼吸,在池塘精养的其它养殖鱼类因缺氧而发生死亡时,台湾泥鳅仍能正常活动。

4.善逃逸

泥鳅很善于逃跑。春、夏季节雨水较多,当池水涨满或者池壁被水冲出缝隙时,泥鳅会在一夜之间全部逃光,或钻进池塘壁缝里,尤其是在水位上涨时会从进出水口逃走。因此,务必加强防逃管理。检查进出水口防逃设 施是否完好,池塘壁是否有缝隙,要及时排水,防止泥鳅逃逸。

5.食性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常摄食水蚤、蚯蚓、水草以及底泥中的微小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堆放鸡粪和牛、猪粪等方法(需要进行生物发酵),繁殖生物饵料,投喂商品饲料可以加快其生长速度,提高养殖效益。但泥鳅特别贪食,建议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以免泥鳅因吃得过饱而妨碍肠的正常呼吸,最后导致消化不良。

6.养殖周期

泥鳅最大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正常水温下,台湾泥鳅从寸苗养至成鳅的时间一般在120天左右,具体情况还应结合苗种质量、饲料营养水平以及池塘日常管理而定。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了解一下

二、养殖技术

1.水质选择

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

除水质外,土质对泥鳅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在以沙土为底质的水域中养出来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较差;在黏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则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味鲜美。所以,最好应选择含丰富腐殖质的黏土底质的地方进行泥鳅养殖。

2.池塘选择

养殖泥鳅,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池塘需整修池埂、田埂,加设防逃设施。要求池埂高出水面30厘米,水深1.5-2.5米,池边无杂草,做成斜坡状,四周池壁无缝隙。池塘内可配2台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备用),一台水车式增氧机。等泥鳅长大至100头/斤左右规格后,可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空心菜等漂浮性水生植物,占池 面10%左右,起到遮阳、吸收水中过剩养分的作用,吸引水生昆虫作为泥鳅活饵料。水生植物的嫩根、嫩芽也可被泥鳅摄食,以增加营养供给。

3.放养密度

建议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4.投喂管理

由于泥鳅的惰性以及喜游边性,为保持泥鳅长势均匀,饲料沿池塘四周进行投喂。建议放苗后的前一个月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一个月后可饲喂小粒径浮水料,预防泥鳅翻肚及肠道疾病。

在饲料选择方面,由于泥鳅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更需选择营养均衡、蛋白优质的配合饲料,选择大厂家口碑好的配合饲料。不建议使用草鱼料、罗非鱼料等其它鱼类配合饲料饲料,由于食性和品种差异,没有针对性,不利于泥鳅的营养均衡与健康快速生长。

注意事项:每天实际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做出调整,为了及时了解台湾泥鳅喂料量,建议在池塘四周设置4-6个喂食观察盆(如图3),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在7-9月高温季节,建议每半个月停料一天,以调节泥鳅肠道健康,降低肝胆负荷,预防肠炎以及肝胆疾病等。此外,建议每10天拌EM菌投喂一次,以增强泥鳅免疫能力。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了解一下

三、日常管理

1.要防止泥鳅浮头和泛池,特别在气压低、久雨不停或天气闷热时,如水质过肥则极易浮头泛池,应及时更换新水。

2.巡塘管理:平时要坚持早、晚巡塘,主要查验水质,看水色,观察泥鳅活动及摄食情况等,发现活动能力差或死鳅应及时带鳅检查。

3.水深管理:寸苗养殖第1个月水深控制在0.8-1米,中苗养殖第2-3个月水深控制在1-1.5米,成鳅养殖第4个月水深控制在1.5-2米。水温低于10℃,可将水深加到2.5米进行越冬,且保持增氧。水温高于30℃,可抽井水进 行降温。

4.防逃管理:泥鳅逃逸能力很强,尤其在暴雨、连日大雨时应加强防范。平时应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整,塘埂是否渗漏等。

5.天敌防御:台湾泥鳅养殖能否成功、能否获利,天敌防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天敌主要包括水蜈蚣、蝌蚪、青蛙、老鼠、水蛇以及鸟类。

水花培育阶段:放苗前彻底清塘,使用50-100公斤/亩的生石灰全塘消毒,进水后使用40-50公斤/(亩·米)的 茶籽饼杀死野杂鱼、水蜈蚣以及蝌蚪等。进水管需装滤网,防止野杂鱼随水进入池塘。

成鳅养殖阶段:建议在离岸30cm的四周进行围网,如图4所示,使泥鳅不靠近池壁,以此来预防老鼠和蛇,也可以使用蛇笼进行捕捉。此外,在池塘上方搭建天网,防止鸟类对泥鳅的攻击。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了解一下

四、养殖模式

1.池塘养殖

池塘分两种,分一般自然泥塘和人造池塘,天然泥塘简单,投资少,泥鳅食物充足,亦可自繁自育,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经济实用,效益高。无任何风险。一般适合初次养殖户养殖,注意泥鳅外逃及工业、农业污染即可。人造池塘可建成土池或水泥池。

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为了便于管理和投饲料,池水太深太浅都不好,50厘米较理想。适合大规模养殖,一般亩产效益3万元以上。

2.稻田养殖

稻田养殖分沟溜式和田塘式两种,沟溜式就是在稻田中挖鱼沟、鱼溜,作为泥鳅的主要栖息场所,一般按“井”字、“十”字等形挖掘。鱼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有利于泥鳅的生长,宽35厘米,深20-30厘米,鱼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10%。田塘式是在稻田内部或外部低洼处,开挖鱼塘,鱼塘与稻田沟渠相通,沟宽、沟深均为50厘米,鱼塘深1-1.5米,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泥鳅的毒害,一般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一般亩产效益在5000元以上。

3.木箱及水缸

养殖在农家庭院房前屋后、空闲地,可以用木箱或水缸养殖。用粪肥、泥土或稻草和泥土混合物填入底层,厚度为30公分,水深保持30-50厘米,有进出水口。木箱水缸可连成一串或者一片,集中养殖便于管理,避风向阳为佳。一般每平米可产泥鳅8-10公斤。

4.网箱养殖

在湖边、河边、大泥塘中以及山间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溪里,可以用网箱养泥鳅,面积40-50平方米,网箱四角用竹杆插入底泥,网底紧贴泥面,网箱中放入三朵多孔板或二捆秸杆充做人工鱼礁。网箱用聚乙稀材料制成,一般40目网眼。每平方投放鳅苗2000-3000尾,早、中、晚各喂一次食,经常检查网衣是否破损,网箱养殖管理方便,易捕捞,随养随卖。网箱养殖一般效益在每平方米100元,即一个网箱可获纯利5000元左右。

5.水生作物

鱼、鳅混养泥鳅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鱼池塘中,混养泥鳅不用投饵,泥鳅是鱼池中的清洁工,泥鳅可以和草鱼、链鱼、鳙鱼、鲫鱼等一起混养,不宜与青鱼、鲤鱼、黑鱼一起混养,它们吃泥鳅。一般每亩可收商品鳅150公斤左右。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很多种植莲藕、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作物,在这些水生作物田里,可混养泥鳅,这些水田水体深,底泥有机物丰富,田中很少使用农药,比水田、稻田更适宜养殖泥鳅。只在水田里挖一个面积三平米左右的深水沟,以供泥鳅越冬和收捕泥鳅用,一般每亩收获商品鳅200公斤。

6.专业养殖

利用农田、荒地建造标准化池塘,一般面积2-3亩一个池,长方形,东西走向,南北窄,日照光线好,便于管理。池深1米到1.2米,水深60-70厘米,四周用网子围起来,防止泥鳅逃跑和有害动物的侵害。池子设计进、出水口,便于换水使用。每亩投放500公斤左右5-8厘米鳅苗,效益亩产3万元以上。此种模式适合专业户,大面积养殖,产量高,成本低。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了解一下

五、病害防治

泥鳅抗逆性强,病害较少,但由于在养殖过程中投料量大,粪便、残饵多,尤其到了高温季节,水质容易败坏,引发各种疾病。台湾泥鳅常见病害有:鳅苗气泡病、白嘴白尾病、烂皮烂身病、肠炎等。

1.气泡病

症状: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溶氧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防治措施:发病重池,可用食盐水全池泼洒,浓度1g/L,或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要注意少食多餐,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2.白嘴白尾病

症状:病鳅从吻部到眼前的一段皮肤呈现乳白色,唇肿胀,嘴部周围的皮肤腐烂,可看到有絮状物粘附在嘴部,病鳅成团聚集在池边。

防治措施:外泼聚维酮碘溶液,连用2-3天,同时配合内服氟苯尼考、黄连解毒散与黄芪多糖、多维等,要连喂3-5天。平时的管理中要定期使用增氧改底药物及EM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质,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定期使用消毒剂给水体消毒,定期内服黄芪多糖、多维之类的保健药品。

3.烂皮烂身病

症状:泥鳅身体两测,腹部,尾部,鳍根部,肛门等部位的皮肤发炎,水肿,表皮脱落,出血,皮肤溃疡、腐烂,严重的肌肉腐烂。溃疡灶容易感染车轮虫等寄生虫。有的泥鳅并发肠炎病,肛门红肿。病鳅食量减少,消瘦,出现死亡。防治措施:内服氟苯尼考、肝胆康与三黄散,连用3-5天,外用戊二醛,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任选一种,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3次。可适度换水,改善水质。加强管理,降低养殖密度。

上一篇农村小型养猪场设计图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肉狗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要点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