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一体化” 这个概念已经提出很久时间了,它是根据母猪、仔猪特定的生理阶段,围绕母仔猪之间的相互关联而进行的系统化工程。做好猪场母仔一体化精细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猪场生产指标,提高养猪效益。
一.哺乳母猪采食最大化
哺乳期母猪采食最大化的意义:
母乳的产奶量与仔猪的日增重呈正相关,而母猪的采食量与产奶量也有正相关关系(母猪每消耗1公斤饲料能产生1.8公斤的奶水)。
在实际养猪中,哺乳期仔猪的头日增重在220克左右,而小猪的生长潜力在此阶段可达到400克以上,所以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掘,仔猪的头日增重与断奶重主要取决于初生重、母乳的量、教槽料的补充、及母猪的体况消耗(1公斤体重消耗泌乳2公斤),其中提高母猪采食量,提高奶水质量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哺乳期母猪采食饲喂策略:
产仔当天-产后一周:逐渐增加采食量
产后一周:采食量最大化
哺乳母猪采食最大化的有效措施:
1. 采用湿拌料。
2.做好环控。
控制好环境温度、湿度,做好通风工作,其中母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对母猪而言,超过20 ℃即为热应激。
3.做好母猪的保健
4. 做好母猪料配方。
营养平衡,复杂日粮优于简单日粮,复杂日粮对母猪更重要。保证原材料质量,防止霉菌毒素污染。
5. 增加饲喂餐数。
二.体况管理规范化
母猪合理膘情的意义及机理:
在实际生产中,体况过瘦和过肥均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断配间距、终生繁殖成绩和使用寿命,其机理如下:
母猪偏瘦:意味着母猪体内贮存的脂肪较少,体脂的减少会造成母猪生殖力的损伤,偏瘦母猪常表现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安静排卵或形成卵泡囊肿,从而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母猪偏肥:由于子宫体周围、皮下和腹膜等处脂肪沉积过多,影响并导致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子宫特异性蛋白的分泌减少,造成胚胎死亡。
这时死亡的少量胚胎被母体子宫吸收,母猪进入新的发情周期,这也是体况偏肥的母猪情期受胎率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都较低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妊娠期母猪过肥会导致产仔时分娩过程延长,死胎增加;母猪肢蹄问题增加,仔猪被压死几率增高;泌乳期间采食量下降,体重损失大,奶水少且质量差(如仔猪脂肪性腹泻)繁殖性能下降,淘汰率增加,母猪使用年限缩短。
影响母猪体况的因素:
如遗传因素、饲料营养因素、猪群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和圈舍环境等。
常见的体况评估方法:
如何调整母猪体况?
1. 哺乳期膘情控制,防止失重过大。
①.提高饲料营养浓度。
②.提早断奶,降低母猪的负担,尤其是初产母猪。
③.保障新鲜充足饮水:夏天30升/天以上;饮水器流速2升/分钟。
④.调整产房温度,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控制好后备母猪配种时的膘情和体重。
对于国外引入品种,后备母猪配种时体重一般要达到130-150公斤,230-250日龄,背膘值达到品种要求。
3. 把握好妊娠30~75天的膘情重点调整期。
妊娠期中应在每7~10天的固定时间里评定一次母猪的膘情,以便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喂量。
三.怀孕母猪饲喂合理化
怀孕母猪的饲喂主要原则:“按膘投料”,保持良好的体况。不同品系,不同体况的母猪饲喂程序有些差异。目前最流行的饲喂模式主要有两种:“高低高”饲喂模式与“步步高”饲喂模式,具体饲喂程序参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