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病毒性肠炎又称为狐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流行广,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达80%以上,以呕吐、腹泻、出血性肠炎、心肌炎和严重脱水、腹泻为特征。大多数病例常并发大肠杆菌病或沙门氏杆菌病,而使病情加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体为细小病毒,以夏、秋季多发,多呈地方性暴发流行,发病率达50%~60%,死亡率较高,以3~4月龄幼狐最易感。本病的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在发热和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传染期,病毒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不断向体外排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引起,也可通过病畜粪便、尿和唾液而感染,并通过污染的笼舍、饲料、饮水、食具传染给健康狐,潜伏期5~14天。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表现精神沉郁,不愿活动,反应迟钝。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渴欲增加,频繁大量饮水,有时发生呕吐。鼻镜干燥,体温升高至40℃以上,眼内的浆液性分泌物逐渐病变为粘稠的灰黄白色脓性眼眵。粪便稀软,含有肠黏膜,纤维蛋白粘液组成的灰色管状物,病后期重度腹泻,粪便内混有大量肠黏膜、粘液和血液甚至呈水样便,呈酱油色且有恶臭、腥味,病狐明显消瘦,严重脱水,而呈急性衰竭死亡。
3 剖检变化
全身肌肉淡红,由于重度脱水而呈干燥。血液粘稠、呈暗紫红色,剖检以肠道病变为特征,小肠切开可见血样液体,浆膜出血,黏膜坏死、脱落、有出血点,粘稠煤焦油样或酱油样内容物,肠壁增厚、肠管变粗,多数病例以空肠、回肠出血为主。胃容积扩大2~3倍,胃黏膜淤血、脱落、溃疡和糜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呈暗红色;肝脏轻度肿大,胆囊扩张,胆汁充盈呈黄绿色或黑绿色;胸腺充血、出血;膀胱积留大量豆油色透明尿液,黏膜有出血斑或出血点。
4 防治
应采取防重于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及时接种疫苗。狐病毒性肠炎疫苗在断乳后接种,经过两星期后再进行第二次接种,仔狐剂量为2毫升,成年公、母狐每次每只注射剂量为3毫升。免疫期限定为六个月,每年按免疫程序定期接种两次即可。
免疫接种失败发生疫情后采取对症治疗方法。疫病流行时,首先应对全群进行紧急接种,由于该疫苗注射后产生抗体较快,一般于免疫后7~15天流行即停止。该疫苗为灭活疫苗,因而对处于潜伏期感染狐也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紧急接种的剂量可为正常免疫剂量的两倍。为防止肠道菌继发感染,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诺氟杀星、乳酸环丙沙星、黄连素、穿心莲等注射。特异性治疗可给病狐皮下分点注射高免血清,每天一次,每次10~20毫升,连用三天。对拒食的,静脉输入5%的葡萄糖,每天一次,每次150~250毫升。脱水严重的,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100~200毫升,为防止心肌炎发生,还要考虑使用“病毒灵”(盐酸吗啉胍)、三磷酸腺苷(ATP)及辅酶A。
严把卫生防疫关。加强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切断外界病原的传入途径,同时还要注意搞好狐舍的清洁卫生,喂狐的肉食必须煮熟再喂,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饲料质量的检查,把好病从口入关。引种要严格把关,对新购人的种狐在观察、隔离30天后,经检疫确诊无病后方可入场,密切注意狐群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畜,及时诊断。
严抓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传播。患病狐在出现症状的早期,从粪便中大量向外界排毒。因此,及时清除病狐粪便,如深埋、生物发酵等,可有效阻断病原扩散,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隔离病狐,重度感染无治疗意义要彻底淘汰。尸体要做焚毁、深埋等无害化处理;被病狐分泌物和排泄物所污染的笼舍,要用喷灯火焰消毒;食具用3%火碱溶液消毒;地面用白灰或“百毒杀”(癸甲溴铵溶液)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