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01:36:37标签: 大鲵 大鲵饲养管理 当前位置:花艺农业网 > 特种养殖 > 手机阅读

大鲵

生活习性:大鲵多生活在山间溪河的阴凉水域中,栖居石孔石隙,活动吃食常在夜间,白天一般隐匿在岩石孔洞内,食饵主要为水生昆虫、鱼虾、螃蟹、青蛙等(其他动物肉类也吃)。大鲵幼小时,其头前颈部两侧长有3对须枝状的外腮,是它早期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约3年左右,幼体外腮自行消失,其呼吸器官由肺取代。

这类动物随着地理条件的变化和影响,目前仅保存下来隐鳃鲵科三个种。除美国和日本东部有分布外,主要产地有我国,全国十七个省区皆有,尤以长江、黄河、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地溪河中为多。较长时间来,由于对天然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力,加上人工捕捉量大,致使大鲵这一我国特有的水产资源严重衰退,有些产地近些年几乎濒临绝迹。  

人工饲养: 从野外引进一批具有繁殖能力的大鲵放人人工生态模拟池饲养。这种饲养池是根据大鲵畏光喜暗、栖藏孔洞的特点。人工饲养池均建在光线较暗的拱室内,每口池4―5平方米,池深l米,放2.5―5公斤的鱼4―5尾。饲养池的水源为天然溪水,水温变幅全年保持在10―22℃范围。人工饲养大鲵的日常管理重点是做好授食管水,投喂螃蟹、蛀类、鱼虾及动物肉等。只要大鲵吃食活动正常,生长发育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除投足适口饵料外,池水的管理也很重要。如果池水过满,大鲵会自行逃循;水质不好,环境恶化,则会引起损伤死亡。因此,人工饲养应经常注意水质、水温情况,更新池内水体,使大鲵有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工繁殖: 对性成熟雌雄亲体,采用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催情、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获得人工繁殖的大鲵苗。大鲵卵呈念珠带状。颗粒大(卵球直径为1.7一1.8厘米),胚胎发育变化缓慢,受精卵从开始到出苗需35―40天,这样孵化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受精卵的孵化是用静水孵化法,孵化用水的水质要清新,水温要较稳定,以18―20°C为宜,24小时内交换孵化水体4一5次。水体更换的次数可根据水质、水温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水温变幅不大,受精卵经30多天孵化期即可出苗。孵出的幼苗待开口吃食后,即可入池培育。幼苗培育池不宜大,以 l一2平方米为宜,池深60―80厘米,每口池放鱼苗10尾左右、饲养管理方法与成体差不多,只是投喂的食料在份量和数量上要适合幼体胃口。每次投量不宜多,投喂料要便于幼体摄取吞食。大鲵苗的培育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管理要精细,不得疏忽。 

上一篇大鲵养殖之如何饲养大鲵

下一篇大鲵亲本的饲养与培育技术

特种养殖本月排行